
中國人的活法 第二季
中國人的活法 第二季的劇情簡介
第一集 穿山
姚志軍帶領自己的團隊在海拔4300米的雀兒山隧道堅守了5年。在山上,面對工程他嚴謹、細致、準確;面對同事缺氧暈倒,他背起就往外沖;面對小兄弟他要傳授愛情的經驗;他丟不下重病的母親,管不了成長中的孩子;為了表示對妻子的感謝,他利用空閑時間雕刻木簪送給妻子。
第二集 當我年老時
北京東城區老年大學的四位老人的故事:任麗茹從總護士長的位置上退休,追求人生價值是她退休后學藝的動機。林勤明出生在越南的華僑家庭,19歲時為了逃避包辦婚姻,回到中國,她的丈夫胡明揚是我國語言學界的大家。張春麗住在一所很破舊的筒子樓里,她最操心的事情是兒子。郭強退休以后比以前更忙了,要上老年大學,還要每天去照顧母親。
第三集 龍癡
趙闖,古生物界無人不知的恐龍形象復原科學藝術家,他用“魔法”復活了上億年前的恐龍。他既不是古生物專業出身,也沒有受過專業的藝術訓練。他被稱作... (展開全部) 第一集 穿山
姚志軍帶領自己的團隊在海拔4300米的雀兒山隧道堅守了5年。在山上,面對工程他嚴謹、細致、準確;面對同事缺氧暈倒,他背起就往外沖;面對小兄弟他要傳授愛情的經驗;他丟不下重病的母親,管不了成長中的孩子;為了表示對妻子的感謝,他利用空閑時間雕刻木簪送給妻子。
第二集 當我年老時
北京東城區老年大學的四位老人的故事:任麗茹從總護士長的位置上退休,追求人生價值是她退休后學藝的動機。林勤明出生在越南的華僑家庭,19歲時為了逃避包辦婚姻,回到中國,她的丈夫胡明揚是我國語言學界的大家。張春麗住在一所很破舊的筒子樓里,她最操心的事情是兒子。郭強退休以后比以前更忙了,要上老年大學,還要每天去照顧母親。
第三集 龍癡
趙闖,古生物界無人不知的恐龍形象復原科學藝術家,他用“魔法”復活了上億年前的恐龍。他既不是古生物專業出身,也沒有受過專業的藝術訓練。他被稱作科學藝術家,頻繁出現在國外最著名的《自然》雜志和媒體網絡中,他就像一個明星一樣被熱愛自然和恐龍的人們所追逐。
第四集 老丁小丁
這是一對農民父子的故事。父親老丁是一個種糧大戶,3年前,他讓大學剛畢業的兒子小丁放棄了城里的工作,回家鄉務農。小丁回鄉后,對于父親以及周邊的農戶用高化肥高農藥的方式種田非常反感。他想種植有機水稻,做一個職業農民,他希望能為他的兒子營造一個美好的未來。40畝有機水稻實驗田,成為父子之間爭論的焦點。老丁堅決不同意兒子種有機水稻,而小丁又很堅持自己的想法。從春到冬,這個故事一直在進行。
第五集 我是創客
徐逸航,典型的90后,自稱“熊孩子”,要帶領小伙伴做四軸飛行器,爸媽擔心他影響學業;大圣,60后,近年來沒工作,專在社區創客空間做東西、參加比賽;姚思聰,80后,因愛好飛行器放棄了研究生專業,愛胡思亂想的他注定不會過墨守成規的生活。
第六集 牽著你的手
普通人逛街行走是平常簡單的事,對盲人卻是艱難的挑戰。32歲的林妍,在12歲時動了一場視力矯正手術后,就完全看不見了。住在沈陽的她,每天一定要裝扮整潔,才肯讓她的導盲犬雪瑞帶她出門。盲人使用導盲犬,目前在國內還不是常見的現象,這使得她和雪瑞在外出時,仍然會面臨不少方面的考驗。
第七集 大巴山里的玫瑰夢
四川大巴山的群山環抱里,老伍與幾個同鄉一起籌劃打造上千畝的生態玫瑰園。他希望能夠改造被荒廢的家鄉,吸引年輕人回鄉就業,改善留守老人的境況,最終重現童年記憶中家鄉生機勃勃的景象。一個夏天過去了,原定平整的一千畝土地并沒有按計劃進行。村民的保守與疑慮、資金的短缺、家人的堅決反對、合作伙伴的意見相左,讓他的夢想之路充滿坎坷。
第八集 潛愛
很多人誤認為靜止的珊瑚是種植物,甚至是塊巖石,但事實上,它是一種動物,而且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。然而,正是因為人們的種種“誤解”,讓珊瑚歷經著無數磨難。2013年,深圳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愿聯合會正式成立,在這個被稱作“潛愛大鵬”的公益組織中,百名志愿者做著同一件事:珊瑚保育,他們希望通過一種在海底“種珊瑚”的形式,喚起人們保護海洋的意識。
第九集 不如跳舞
在中國,幾乎每座城市,都會有這樣一個廣場,有這樣一群人,無論風雨,他們每天在這里聚集。據統計,我國跳舞之眾達到8000萬到1億,廣場舞儼然成為了中國第一邉印
姚志軍帶領自己的團隊在海拔4300米的雀兒山隧道堅守了5年。在山上,面對工程他嚴謹、細致、準確;面對同事缺氧暈倒,他背起就往外沖;面對小兄弟他要傳授愛情的經驗;他丟不下重病的母親,管不了成長中的孩子;為了表示對妻子的感謝,他利用空閑時間雕刻木簪送給妻子。
第二集 當我年老時
北京東城區老年大學的四位老人的故事:任麗茹從總護士長的位置上退休,追求人生價值是她退休后學藝的動機。林勤明出生在越南的華僑家庭,19歲時為了逃避包辦婚姻,回到中國,她的丈夫胡明揚是我國語言學界的大家。張春麗住在一所很破舊的筒子樓里,她最操心的事情是兒子。郭強退休以后比以前更忙了,要上老年大學,還要每天去照顧母親。
第三集 龍癡
趙闖,古生物界無人不知的恐龍形象復原科學藝術家,他用“魔法”復活了上億年前的恐龍。他既不是古生物專業出身,也沒有受過專業的藝術訓練。他被稱作... (展開全部) 第一集 穿山
姚志軍帶領自己的團隊在海拔4300米的雀兒山隧道堅守了5年。在山上,面對工程他嚴謹、細致、準確;面對同事缺氧暈倒,他背起就往外沖;面對小兄弟他要傳授愛情的經驗;他丟不下重病的母親,管不了成長中的孩子;為了表示對妻子的感謝,他利用空閑時間雕刻木簪送給妻子。
第二集 當我年老時
北京東城區老年大學的四位老人的故事:任麗茹從總護士長的位置上退休,追求人生價值是她退休后學藝的動機。林勤明出生在越南的華僑家庭,19歲時為了逃避包辦婚姻,回到中國,她的丈夫胡明揚是我國語言學界的大家。張春麗住在一所很破舊的筒子樓里,她最操心的事情是兒子。郭強退休以后比以前更忙了,要上老年大學,還要每天去照顧母親。
第三集 龍癡
趙闖,古生物界無人不知的恐龍形象復原科學藝術家,他用“魔法”復活了上億年前的恐龍。他既不是古生物專業出身,也沒有受過專業的藝術訓練。他被稱作科學藝術家,頻繁出現在國外最著名的《自然》雜志和媒體網絡中,他就像一個明星一樣被熱愛自然和恐龍的人們所追逐。
第四集 老丁小丁
這是一對農民父子的故事。父親老丁是一個種糧大戶,3年前,他讓大學剛畢業的兒子小丁放棄了城里的工作,回家鄉務農。小丁回鄉后,對于父親以及周邊的農戶用高化肥高農藥的方式種田非常反感。他想種植有機水稻,做一個職業農民,他希望能為他的兒子營造一個美好的未來。40畝有機水稻實驗田,成為父子之間爭論的焦點。老丁堅決不同意兒子種有機水稻,而小丁又很堅持自己的想法。從春到冬,這個故事一直在進行。
第五集 我是創客
徐逸航,典型的90后,自稱“熊孩子”,要帶領小伙伴做四軸飛行器,爸媽擔心他影響學業;大圣,60后,近年來沒工作,專在社區創客空間做東西、參加比賽;姚思聰,80后,因愛好飛行器放棄了研究生專業,愛胡思亂想的他注定不會過墨守成規的生活。
第六集 牽著你的手
普通人逛街行走是平常簡單的事,對盲人卻是艱難的挑戰。32歲的林妍,在12歲時動了一場視力矯正手術后,就完全看不見了。住在沈陽的她,每天一定要裝扮整潔,才肯讓她的導盲犬雪瑞帶她出門。盲人使用導盲犬,目前在國內還不是常見的現象,這使得她和雪瑞在外出時,仍然會面臨不少方面的考驗。
第七集 大巴山里的玫瑰夢
四川大巴山的群山環抱里,老伍與幾個同鄉一起籌劃打造上千畝的生態玫瑰園。他希望能夠改造被荒廢的家鄉,吸引年輕人回鄉就業,改善留守老人的境況,最終重現童年記憶中家鄉生機勃勃的景象。一個夏天過去了,原定平整的一千畝土地并沒有按計劃進行。村民的保守與疑慮、資金的短缺、家人的堅決反對、合作伙伴的意見相左,讓他的夢想之路充滿坎坷。
第八集 潛愛
很多人誤認為靜止的珊瑚是種植物,甚至是塊巖石,但事實上,它是一種動物,而且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。然而,正是因為人們的種種“誤解”,讓珊瑚歷經著無數磨難。2013年,深圳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愿聯合會正式成立,在這個被稱作“潛愛大鵬”的公益組織中,百名志愿者做著同一件事:珊瑚保育,他們希望通過一種在海底“種珊瑚”的形式,喚起人們保護海洋的意識。
第九集 不如跳舞
在中國,幾乎每座城市,都會有這樣一個廣場,有這樣一群人,無論風雨,他們每天在這里聚集。據統計,我國跳舞之眾達到8000萬到1億,廣場舞儼然成為了中國第一邉印
時間:2018-01-03
語言:
集數:BD